对于每一个建筑学子来说
BIG,隈研吾,Stevev Holl,Will Bruder......
这些大师离我们遥远而又熟悉
我们可能从未见过他们的样子
Me&Master 第二季 第六期,我们邀请建筑师苏畅来一起分享有关他&洛杉矶迈克尔 · 毛赞建筑事务所(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MMA)之间的故事。
苏畅
苏畅设计研究室主持建筑师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客席助理教授
我是苏畅,建筑师,目前主持建筑事务所——苏畅设计研究室。事务所成立两年了,从当代文化与气候环境出发,将传统建造工艺与新的设计技术结合,探索日常之物的设计创新,探索新的方法重塑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我同时在香港大学建筑系教书,主要负责设计课、历史理论和可持续技术研讨课,还有研究生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事务所目前的项目主要是城市更新和乡村活化背景下艺术空间、居住空间和社区公共建筑的设计,许多工作需要面对现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利用、社区空心化以及环境变化的挑战。作为成立于疫情期间的年轻事务所,我们从成立开始就要面对不明朗的社会经济状况。其中最重要的设计课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转化为有品质、可落地的设计。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把事务所的工作重点放“工艺创新”之中,把本土工艺和环境技术结合创新,通过动手的设计方法不断试验,把建造工艺作为一种设计杠杆,实现设计方案和落地效果之间的“以小博大”。
我对建造和工艺的兴趣其实是从学校毕业后的工作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我出生于广州,广州的烟火气息和新旧交织的城市质地伴随着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经过在香港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我在2017年毕业后进入到洛杉矶迈克尔•毛赞建筑事务所(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MMA)工作。当时选择搬到洛杉矶是出于一种不满和叛逆。在学院里,我和许多同学都对美国东岸学术精英的话术感到不满,特别是对这些精英话术和他们的建成作品之间的巨大品质落差感到失望。在哈佛学习的最后几个学期,我专门选择了欧洲和亚洲的建筑师带的设计课(马德里的Renata Sentkiewicz、里斯本的Ricardo Bak Gordon、北京的张轲),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这几位优秀建筑师关注材料文化的设计方法。毕业后,当时的哈佛系主任Iñaki Ábalos和我的毕业设计导师 Eric Höweler、Meejin Yoon都支持我到西海岸去,推荐我进入了Maltzan的事务所工作。胡同澡堂,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课作品,指导老师:张轲
芝加哥摩天大楼综合体,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课作品,指导老师:Eric Höweler我面试进入MMA的过程也很神奇。我当时提早一天到了洛杉矶,准备第二天面试前去看看事务所的两个比较有名的建成作品:为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课后艺术教育的非盈利机构内城艺术学院 (Inner City Arts, ICA)以及为无家者设计的社会住宅Star Apartments。从朋友家步行到这两个项目的过程可能是我经历过最触目惊心的15分钟——人行道上挤满了无家可归者的帐篷和家当,当中有许多是家庭和孩子;整条马路只有我一个步行的人,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我决定走到车道上,以防遇到一些意外的状况。这是我从在广州长大到后来因为读书搬到到香港和波士顿都没有见过的城市场景。Inner city arts是一组由分期建成的建筑围合出来的院落建筑。我和驻场的艺术老师交流,感受到了朴素的建筑营造了和外面完全不一样的氛围。美国建筑师应用北美的轻质木框架体系(balloon-frame)的常见做法是用大面内外墙把木框架包裹起来,但是在Inner city arts这个非营利项目里,建筑师因为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有选择地把木框架暴露出来,反而营造出意外温暖的空间的氛围。我后来了解到,这也是Maltzan在弗兰克·盖里事务所工作时从盖里早起项目学到的实用手法。
位于洛杉矶下城的内城艺术学院 (Inner City Arts, ICA),©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 Iwan Baan我之后步行到Star Apartments,在门口让一位住客带我进去参观。令我惊讶的不仅是具有品质的居住单元,而是一系列丰富的社区福利设施——社区花园、运动场、共享厨房;建筑的品质和配套设施并不因为其社会住宅的本质而降低;预制的单元式建筑并不显得廉价,反而通过建筑师的形式操作,形成一种从社区抬升的进步、乐观的氛围感。第二天面试的时候,MMA的同事都很惊讶我步行进入贫民区参观这两个房子。他们看完我的作品集之后就问了我一个问题:Do you think you are a risk taker? (你觉得你是个会选择冒险的人吗?)两天后我就收到了MMA的工作offer。
为无家者提供的社会住宅Star Apartments(2016年北美密斯奖finalist),©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 Iwan Baan在南加州,建筑、地景和城市是一体的,房子、山林和基建的分野也并不是完全明确的,这也让南加州的建筑实践拥有更多的自由想象。从这个地理背景出发,可能可以更好理解为什么Maltzan的设计经常试图打破建筑、景观和城市设计的尺度与类型壁垒,带来新的设计突破。Michael Maltzan委托摄影师Iwan Baan拍摄的洛杉矶地景系列
MMA设计的洛杉矶第六街大桥、桥底公园及城市设计 ©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 Iwan Baan
MMA设计的One Santa Fe集合住宅和周边的铁路、南加州建筑学院形成尺度的呼应 ©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 Iwan Baan和Micheal共事的工作经历有三点让我受益终身:1. 和业主、施工团队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这种超越甲乙丙方雇佣关系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超越目标的项目品质;2.无论私人委托还是公共竞标项目,永远强调建筑在社会中塑造公共空间的责任;3.强调动手的设计方法、熟悉施工工艺、通过大尺度模型控制设计质量。
在MMA工作时与同事和Michael Maltza在模型和图纸之间讨论设计
MMA事务所 “鸟瞰” ,大尺度模型穿插在设计师的工作桌之间 ©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MMA事务所内部,大尺度模型穿插在建筑师师的工作桌之间©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我当时参与的洛杉矶汉莫美术馆改造就是一次建筑师和美术馆长、策展人、艺术家的共同协作成果。当时工作其中一个重点是把原本封闭内向的美术馆首层合院变成完全向社区开放、免费的公共空间。因为施工期间美术馆需要保持开放运作,设计团队需要把空间的改造设想和施工流程、步骤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重新梳理动线,我们把首层的公共设施(咖啡厅、多功能黑匣子、放映厅等)逐个变成半开放的空间,同时把需要控制人流和声光效果的美术馆展厅转移到上层空间。院子、连廊和功能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从室外到半户外空间的过渡,这对于美术馆来说也起到非常好的运营效果——免费开放的庭院吸引了市民在闲暇时间进来院子休息或到放映厅、咖啡厅约会,同时也会被展览吸引,形成展览和公共业态在空间和运营上的双重互动——建筑设计和场馆运营互相成就。当时我还负责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艺术类项目,是为洛杉矶画廊Regen Projects为艺术家Catherine Opie的一个放映项目设计一个黑匣子空间。我们和画廊主、艺术家还有施工队共同讨论,建筑师除了设计,还要负责施工监理和项目资金统筹管理的工作,特别是承担保证工期的责任,这让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建筑师熟悉建造工艺、施工流程的重要性,也为回国后的独立实践打下了基础。
改造完成的汉莫美术馆:庭院空间、展厅空间和向城市开放的多功能空间 ©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Catherine Opie在洛杉矶雷根画廊个展“现代主义者”:放映室和搭建过程 ©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我还完整参与了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宿舍从方案到施工图完成的全过程。狭长的场地一侧是穿越剑桥的一条火车道,另一侧则是马路,周边除了有Steven Holl设计的学生宿舍,其他基本都是待改造的厂房设施,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场地。我们的方案提出在场地从西向东布置4个院子,完全向城市开放,围绕院子布置一系列共享空间——学院共享厨房、食堂、健身房、排练厅等等——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与城市的公共生活连贯起来,既是学生下课回宿舍前和朋友相聚的空间,也是社区的休憩空间。作为宿舍建筑,如何在实现可复制的预制外墙同时保持里面的个性趣味,需要我们和预制件施工单位来回讨论、研究、改进施工工艺,甚至还需要我们参与设计运输方法和现场备件的过程。在事务所工作的后期,我负责带领一个小的团队设计了一个社会住宅项目,当时方案的思路是把所有的单元都通过统一的装配式预制技术完成,通过不同的建造单元组合形成丰富的多样住宅单元类型,整个预制建筑可以悬浮在空中,打开的首层空间变成起伏的公共地景,既是社区内部的休闲空间,也为城市贡献了更多的绿地面积。
MIT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宿舍:校园与城市、通透的地面层、预制外墙吊装过程 ©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阿肯色州社会住宅竞赛 ©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从美国回国后,我加入到王维仁老师的工作室,接触到一系列在香港和国内的建筑实践,北美和国内的建筑文化的不同也促使我重新思考之前在学校和工作室对建筑的认识。特别是大家平时经常吐槽紧迫的设计进度、差强人意的施工完成度和建筑师的社会影响力问题,让我感觉建筑师不能再一天到晚坐在电脑桌前,而是应该参与到最能影响施工工艺的环节中,才能对专业的进步起到正满的影响。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到历史地理学华南学派的学者们把田野和文献结合的学术实践,启发了我接下来把田野和工作室结合的实践方法。
河南王屋山小有河东岸民宿:鸟瞰、设计模型和施工现场 ©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学生书院:鸟瞰和设计模型 ©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两年前我开始独立事务所的实践,主要驻地湾区,穿梭香港、深圳、广州,工作主要从“工艺创新”出发,探索“环境”和“社会”两个可持续设计议题。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我们一开始选择项目的余地不多,接洽项目时并不是从功能类型或设计费用出发,而是根据两条标准:1.项目是否可以落地,我们是否有参与设计建造工艺的机会?2. 项目是否具有公共性,是否给我们思考和营造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机会?从这两点出发,我们一开始做的一系列项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房子”——从和香港大角咀工人合作制作的传统白铁家具五件套,到香港新界谷埔海边一套木作游客休息装置,再到常州京杭大运河畔40000平方米的工业遗产园区活化升级,我们把握每一个可以练习建造的机会,把每个项目都当做“建筑”来做。无论尺度大小,类型是城市设计还是家具设计,我们的共同方法是:从可操作建造工艺的尺度入手,用建筑的尺度来思考或大或小的项目可能。
“运河再生” 常州冶炼厂工业遗产园区活化设计 © 苏畅设计研究室
“折铁” 可持续白铁家具系列 - 展览现场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徐亮
“折铁” 可持续白铁家具系列 - 制作过程 © 苏畅设计研究室
“田园剧场” 谷埔海岸木作装置(合作:李天颖) © 香港大学中国城市和建筑研究中心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Frankanlisa我们过去两年和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合作,设计一年两季的拍卖预展。这些展览和传统有固定藏品或作品的美术馆或画廊类型很不一样:一方面是展陈内容的不确定性,展出的拍品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往往在开展前夜不同的拍品的布展位置还在变化;另一方面是建造时间的紧迫性,整个一万平米的展场一般需要在四天时间内搭建起来。从灵活空间和快速建造的要求出发,我们的设计利用1、2、4米的建造模数布置一系列比例灵活的展陈空间,通过一系列窗洞形成穿透空间和动线,参观者穿行其中可以体验到是不同时代、类型的作品在空间中的意外并置,形成流动的艺术对话。“廊静意动” 香港佳士得拍卖预展设计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徐亮
“廊静意动” 香港佳士得拍卖预展设计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徐亮
“廊静意动” 香港佳士得拍卖预展设计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纪翔
“廊静意动” 香港佳士得拍卖预展设计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纪翔
“廊静意动” 香港佳士得拍卖预展设计 - 施工过程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纪翔“呼吸之家”是我们最近完成了一个在香港西营盘市区内的家居改造实验。设计试图挑战传统的住宅观念,并尝试把「风」作为设计居住环境时的主要「材料」。设计拆除全部内墙,通过和预制木厂的工匠们合作,把一组的可移动门板系统与衣柜和橱柜等配置成一组「T 形」装置,并重新定义出三种居住空间类型——聚会空间、休憩空间、清洁空间。每种空间对应配置一种材料:白色网纸、木材和不锈钢。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拉开活动门板可满足住宅内部充分的对流通风;新鲜空气从阳台和飘窗台进入,再通过淋浴窗外的烟囱效应将空气排出。在寒冷乾燥的冬季,宽大的南向窗户可以让阳光直射整个家中,每个空间都可以单独控制开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损失。
“呼吸之家” 住宅改造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纪翔“织浪亭”是我们的海岸建筑研究系列中其中一个完成的项目。团队受“西贡海艺术节”的邀请,在香港西贡滘西洲渔民村外的一个石滩上搭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歇脚亭。我们从渔民的建造技术出发,把整个建造分为三部分——可拆分铁制石笼框架、利用渔网织造的可压缩吊网、由渔民和市民协力共织的麻绳织垫。设计就地取材,利用滘西渔民常用来为渔网上胶的薯莨作为一种草本染料,为渔网和织垫浸染一层红色的保护膜;把石滩上的石块用作石笼的填充材料,整个展亭不需要混凝土基础即可利用自重立在海边。同时,整个结构可以在艺术节结束后原地拆解,留作村民日后建造之用,同时恢复石滩原貌。
“织浪亭”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纪翔
“织浪亭” 共织工作坊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西贡海艺术节
我们最近还和纽约OBRA事务所合作完成了在深港边境的一个学校设计,我们在竞赛阶段就邀请结构和环境工程师加入团队,利用预制模版现浇空腔楼板技术,减少混凝土用量和结构重量,把建造技术和环境的的可持续性结合起来。“向心校园” 深圳福田校园竞赛最终入围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OBRA Architects 我们和朋友王一凡、魏铭路、左嬴合作的汉阳树公园社区中心,则是希望能够把城市地形、历史景观和当代建筑语汇结合起来,利用中庭的拔风效应营造半户外、自然通风遮阴的社区空间,同时呼应场地两侧的历史建筑和城市公园。
汉阳树公园社区中心 © 苏畅设计研究室 / WEI STUDIO和其他风格明显的事务所不同,我们在成立开始并没有规定任何风格化的工作方法,但经过两年来大家的努力投入,我们慢慢留意到一些设计习惯的形成。我们的工作方法虽然在流动变化之中,但一些设计的态度和观点正在慢慢统一形成:1.永远合作:我们每一个项目有一个合作方——有时是委托方,有时景观、规划、保护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朋友,有时是策展人或媒体人;虽然这意味着牺牲一部分的作者性,但是她们的参与让我们的项目完成时显得更立体,也更容易获得更广的认可。2.工作室就是一张大桌子:我们事务所的所有成员都是围绕着一个大桌子而坐的,方便任何人有问题或者想法的时候可以直接和大家面对面交流——工作室事务所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设计,并且对项目的一部分设计直接负责。3.自己动手:我们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是就直接动手尝试——从小模型到1:1 建造节点和过程。4.建筑师变化的角色和工作场所:我们发现自己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坐在电脑桌前画图的建筑师——我们出没田野调研,我们到工厂和市集中发现新的材料和建造方法,我们到工地去直接和师傅沟通建造的过程问题,建筑师也从画图匠转变为更加直接影响建造的不同角色。模型与1:1建构研究 © 苏畅设计研究室
香港渔村田野调研 © 苏畅设计研究室
事务所日常 © 苏畅设计研究室
工作室沙龙(嘉宾:梁宝山,岛屿研究网络)
因为参与教学能够接触到许多年轻的建筑学生和设计师,所以我切身感受到近年经济下行对建筑专业带来的压力,许多学生也面临转行的困惑。虽然这种冲击在香港相对滞后和缓冲一些, 但是还是能够在参与国内项目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们感觉越是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能够反思、创新的建筑师、设计师才越有机会。过去靠开发商带动的设计院经济和靠营造风格化人设贩卖情怀的明星建筑师经济其实都是要被淘汰的,未来的设计者只有参与到真切影响到建造品质和生活环境改善的工作中,才能够在这个行业继续立足。其实也没什么好悲观的,这不是建筑师的本职工作么?
看完青年建筑师在大师事务所工作的经历简述
你是不是对“Me & Master”系列
有了更多的了解与兴趣?
我们将会在“Me & Master”专栏
持续推出以上青年建筑师的文章与视频专访
欢迎大家关注~
你最想了解哪位青年建筑师的工作经历?
最想知道哪个大师工作室的工作体验?
快通过留言告诉我们吧!
筑格传媒于2015 年在美国纽约创立,已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机构,致力于品牌构建与创作专业的媒体内容,为公司提供品牌策略、设计与传播服务,实现品牌价值。我们专注设计行业品牌力的发掘与重塑,从品牌策略、品牌视觉设计与品牌传播三大角度帮助公司提升品牌价值。在品牌策略层面,明确品牌定位、运营方向,制定品牌战略顶层架构;在品牌管理层面,帮助企业从产品、服务、客户、资产四个重要度,建立系统的品牌管理体系,并针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把握品牌成长节奏,完善品牌的重要节点;在品牌传播层面,协助企业梳理服务与项目,生产专业性内容,通过项目报奖、推广等方式,传播创新思考与设计理念。
出品人 | 栗茜
栏目负责人 | 王一博
栏目策划 | Miranda,Ming,王一博
视觉设计 | 周健
视频制作 | 唐悦
专栏/审核|Yibo
审核编辑 | Heloise